吕梁方山80后新闻工作者陪妻抗癌不离弃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一个被医生判定只能生存五六个月的晚期肿瘤患者,面对生与死的巨大考验和艰难抉择,丈夫与她坚定信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战胜癌魔,谱写了一曲令人感动的生命之歌。

年7月6日上午9时30分,首都飞往吕梁的MU航班平稳降落在吕梁飞机场。在旅客出站的人流中,一对年轻夫妇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便是故事的主人公—方山80后新闻工作者杨应平和他的妻子。他们在北京经历看病风雨十个月后回家了。

十个月,对于在异地他乡正常生活都很漫长,何况他们是在看病,是在与死神争斗。但他们脸上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忧郁,相反充满了灿烂和阳光。因为年轻的这对夫妇清楚:生活再苦,也不能失去信念,因为美好就在明天;生活再难,也不能表露出来,因为没有人愿意去看……

电话骤响,是突然也是必然

年9月20日是中秋节小假的第二天,前一天刚参加了平遥国际摄影节的杨应平起了个大早,准备好好陪五岁的儿子玩一天。巧的是朋友打来电话要看前段时间拍的照片,他便和儿子来到了办公室。正和朋友看的起兴,他的手机突然响了:“姐夫,我姐她转移了,哭泣声……”此时杨应平的妻子正在内蒙古包头市,因为近半年来一直感觉胃口不舒服暑假后到娘家住养。听到转移,杨应平的头如五雷轰顶,瞬间麻木,但他又很快恢复过来,马上在“暂时不要让你姐知道,我立刻去北京联系医生,你们回家后准备一下明天也到,见了面再说。”

挂了电话后,杨应平马上带着儿子赶往父母家。推开父母亲的家门,年轻的汉子“哇”的一声哭了。这哭声是那样的伤心,那么的极不愿意,五岁的儿子还不懂怎么回事,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来不及吃饭,他便到了火车站直奔北京。几个小时的车程,杨应平思绪万千。妻子怎么能转移呢?医院拍了个CT,肺部好好的。早在年秋季,妻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有个肿块,随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无知的杨应平哪里知道肿瘤最怕的就是转移和复发,他哪里知道手术只能切除肿块,而不能清除潜藏在体内的癌细胞,他哪里知道肺癌有90%的会在五年内复发转移。看着窗外的星空,他是多么的焦急,多么的胆颤,多么的害怕。妻子胃口不好快半年了,是光头上转移了,还是别的部位也有了,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焦虑。深夜了,他来到了北京,再一次住在医院附近宾馆里,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天下午,妻子和岳母也来到了北京。远远看到出租车里妻子仍旧穿着那件已经有四五年的粉红色的外衣时,杨应平强忍着泪水把她们从车上接下来。正值放假,医生都休息了,他们便在宾馆里看似静心地等待着工作日的到来。

全面检查,结果比想象的好

9月22日一上班,他们便来到北大一院见了曾经的手术医生。医生拿过片子一看说确定是转移了,岳母当即控制不住情绪,哭泣不止。杨应平向医生说:“脑部转移是确定了,我担心其它部位有没有,我的意思是看能不能做一个精准的全面检查。”在医生的联系下,他们医院,很快就做了PET--CT全身检查。值班的护士长安顿次日下午两点后取报告。

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杨应平和岳母尽全力开导他的妻子,时而说没事怕是胃口病;时而说转移也有可能;时而又乐观地说可能放假了,地方上的机器设备和人员都不行,怕是给报告错了;时而又说转移了也不怕,现在医疗技术水平发达,能治好的。而杨应平则明白,他们这是在打心里预防针,是为了让真实的报告出来后妻子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承受不了。

第二天中午一过,医院等待报告结果。“出来了,情况很严重,脑多发转移,最大一个2.7×2.1厘米,要抓紧时间治疗,如不及时控制随时有压迫神经的可能,导致眼睛看不见,四肢行动受影响,其它部位倒没大事。”护士长很慎重热情地说。为了不让妻子看到结果,杨应平把首页的报告文字给藏了起来,光一本厚厚的图片拿回了住处。妻子自然迫不急待,他强作乐观地说:“是转移了,但医生说不太严重,建议做放疗控制。”

不幸中的万幸啊,检查结果要比想象的好一些。第二天他们便医院开始接受放射治疗。

痛苦治疗,换来冰冷判定

放疗俗称电烤,是用射线强烈的聚光把肿瘤烧死,当然也在损伤正常的周围组织。因身体消瘦,体力不佳,医生建议先做十次全脑放疗。十次坚持下来了,每次扶着妻子做完后,赶快到了病房,输上降颅压和增效减副的药物,尽管这样也难以避免恶心、呕吐的痛苦,整得人一天都吃不下一口饭。每每看到妻子痛苦的样子时,杨应平的心里比针扎还难受,他情愿替妻子去接受痛苦,去承担一切,然而事实如此,唯有自己心里默默承受着一切。

十次做完了,医生根据病情又加了五次局部放疗,五次又坚持了下来,医生又加了五次,可这一次就没那么顺利了。在做到第十七次的时候,那天下午妻子在睡意中突然醒来,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杨应平抱着她安慰她说:“我没有照顾好你,让你受罪了。”妻子胡乱中还清楚地说:“不怪你,你和孩子好好的。”杨应平一边抱着妻子一边伤心地哭着,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医生来了说是放疗的副作用,采取了紧急措施后,妻子才安然地睡着了。平静了多日痛苦的治疗,突然让人心里不安起来。岳母心里想的更多,于是悄悄地和杨应平说:“让孩子来一趟北京吧,让母子俩见见。”他没说什么心里却想,不至于吧,难道妻子真的……他没有再想下去,他坚信妻子不会的。

第二天一上班,杨应平便来到放疗科和医生说了昨天下午发生的突然情况,医生说停止放疗,待观察后再定方案。根据肿瘤科医生给出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停止放疗待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要做六到八次的化疗。主治医生把杨应平和他岳母叫到办公室,给出了两种用药方案:一种是国产的,便宜,但副作用大;一种是进口的,价格贵,副作用小。“你们选择看用哪一种,商量一下,医院要提前制定用药计划”。“不用考虑,哪种药对病情好用哪种。”杨应平回答到。医生接着说,要考虑清楚,进口药一次化疗连住院用药得五万元左右,要做完至少得三四十万。“没事,万一借不下钱把房子卖掉也要看。”杨应平坚定地说。

医生看出了他的坚定,便把实情道了出来:“卖房子没必要,不是钱的事,肺癌脑转移,而且是多发的,属晚期的晚期,放疗了肿瘤暂时会缩小会控制,但两三个月后又会长起来,目前国际上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姑息性治疗延长生存期,你爱人这情况生存期也就是五六个月,心里要有个准备,再考虑一下明天给我回话。”

“五六个月,现在是十月份,按六个月计算,那妻子明年三四月份就要离我而去了?”那一晚,杨应平又失眠了,又想了很多很多,想到妻子走后他一个人怎么办,他和孩子怎么办,他还要再建立新的家庭吗,难道他与妻子的姻缘就是十年吗?年当时还在贺龙中学店坪分校教书的杨应平与在店坪小学教书的妻子相识并相爱了,十年间,他们订婚四年妻子在外学习了四年,他们结婚六年,杨应平忘我工作,敬业奉献,没有照顾好妻子,致使她怀孕到生下孩子一年多便有了病,之后无知的他还在继续拼命工作,缺少对妻子的关爱,缺乏对肿瘤知识的了解,使病情加重转移了。

多少个夜晚,他因写一篇新闻稿子而彻夜不睡;多少个夜晚,他在县城拼命工作,而妻子在基层家中与不懂事的儿子纠缠。妻子累啊,这都是累出来的毛病,长期积劳成疾,免疫低下形成肿瘤啊。尽管自己有这样那样省里、市里,甚至国家级的荣誉,但又能怎样呢,那能与性命关天放在一起吗,能等同吗,如果能的话,他情愿不要那么多的荣誉,情愿不去拼命干工作,情愿做一个普通的人照顾妻子儿子,情愿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生活。杨应平在自责,同时也在自醒……

第二天他直接找到了医生说用最好的药来治疗。他心里已经暗下决心,哪怕是最后也要坚持,绝不放弃。

偶然机会,获到新的治疗途径

西医治疗是痛苦的,但的确是治标的有效办法。10月5日下午,医院病房里突然来了位陌生人,给每个病床上放了一本《挑战,创造生命奇迹》的书。从事文字工作的杨应平自然对这本书格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