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月主题活动ldquo身边的榜样

“雷锋月”

主题活动

第二期

“身边的榜样”

访谈

SUMMER

支教团访谈:

黄浪闫峙柏

汤天翔何乐馨

黄浪: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届语言系毕业生

现就读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语言系。

闫峙柏: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届计算数学与控制系毕业生

现在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计算数学与控制系。

汤天翔: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届计算数学与控制系毕业生

现在就读于莫斯科大学的计算数学与控制系。

何乐馨: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届计算数学与控制系毕业生

现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计算数学与控制系。

采访访谈

Q:

可以描述一下当时你们支教的环境吗?第一次去那里,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A:

黄浪:

我们当时去的是山西方山的一个小学,学校的环境其实挺好的,就是那种普通乡镇学校的样子。里面有教学楼、住宿楼、食堂和操场。但操场是水泥地的,不是塑胶跑道,学校也配有乒乓球台,篮球框等体育设施。我当时知道能参与支教活动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我从小就很想去参与支教,觉得这是一件对社会、对国家都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一次去陌生的地方,尝试着当一位小老师,其实我是有点紧张,有点忐忑的。

闫峙柏:

当时一开始直接到我们支教的方山县第一中学的宿舍,那个宿舍是一个宿舍住八个人,环境非常的简陋。在我们来的路是两边也都是那种土的路,然后交通也非常不方便,感觉非常的破,就是乡下那种感觉。

汤天翔:

我们当时去的是山西省的方山县,然后那边的环境的话,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贫困。但也不是很繁华,周边的配套设施都是很基础的。虽然都有,但是算不上很好。

何乐馨:

我们是去的方山,然后方山就是农村,就是跟农村环境一样的,然后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挺熟悉的,因为小时候我就是在老家呆过一段时间。

Q:

你认为支教环境和平时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一样吗?对于这些小的差异,你是怎样克服的呢?你认为身体和心灵应该怎样调整去适应这种改变呢?

A:

黄浪:

其实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同,可能有些设施方面,比如教学场地,宿舍方面可能会相对于平时生活环境没那么好一点,但是其实总体上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我觉得人在一个陌生环境里面,肯定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心平气和去接受,尝试着去适应,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

闫峙柏:

有很大的不一样,首先那边晚上洗澡的时候,是需要排队进去的。平时购买一些生活物资,我们是需要走很远到街上的一个超市才能买到,交通也非常不方便,可以说衣食住行都不是很方便。一开始刚到的时候是非常不适应,到大概第二天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接受了。主要是,来到这边之后就要迅速地进入工作的一个状态,制定我们的教学计划。慢慢地其实这些环境的影响就会减少。而且我们伙伴在身边,就感觉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汤天翔:

环境的话,可能就在于平时像晚上在宿舍里没有空调。但是还好,那边夜间气温比较低,所以还是比较舒适的。像吃饭的地方,他们可能没有统一的那种桌子,是学校找了那种大的桌子拼起来,大家围在一起吃。

何乐馨:

首先,那里的环境,毕竟是在农村,所以肯定没有像深圳这种大城市那么好,比如交通、卫生、经济发展和学校的一些设备设施都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也没有说是特别大的困难。要说克服,其实我觉得有点过于严肃了,但是适应了就觉得还好。

Q:

还没去支教前,你想象中的支教是什么样子的呀?和实际情况有什么区别呢?

A:

黄浪:

小时候看的支教活动,描述的条件都是略为艰苦的。但其实时代是朝前发展的,中国的乡村教育其实也是蓬勃向上发展的,包括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小朋友们的思维都能得到很好的开拓。我觉得实际上的支教其实是比较有趣的。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是与小朋友相处是非常轻松的。

闫峙柏:

我觉得当时支教可能是在那种只有一个、一层的土房子,里面环境非常艰苦。但是我们到这个学校发现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点。他这个学校建的是有很多栋房子、有食堂、有住宿的地方,有教学楼,而且是三四层那种,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

汤天翔:

没去之前,我可能以为支教环境是那种每天要走的山路,然后这种然后睡的地方还会漏风漏雨,因为这个电视里看的。但实际上,他是学校有一栋教学楼,然后有一栋宿舍楼,然后还有个操场。其实比想象中的好很多,虽然就是说跟深圳这边比的话,可能没那么好,但是比我想象中的已经好很多了。

何乐馨:

其实差不多就也就是备课,上课,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主要我们去支教的目的是感受一下方山的扶贫政策的实施,是关于教育扶贫方面的。

Q:

支教团的工作大概都有什么?你们的工作繁忙吗?如果有空闲时间或者闲暇时光的话,会用什么方式来度过呢?

A:

黄浪:

我们的工作有教授孩子们课程,兼班主任和生活老师。从小朋友们到学校、到放学、将他们亲自送到家长的手上,这些工作都是我们一起做的。其实工作是很繁忙的,没有课的成员也会在教室陪着一起听课、当助教。包括中午吃午饭,管理他们午休,也是我们一起管理的。我们一般如果说有空的话,我们就会一起出去购买物资,然后晚上就会聚在一起聊天、玩游戏。

闫峙柏:

我们就是去一个星期,周一到周五是给那些小朋友上课,我们就会制定一个课表。我们每个人制定大概三到四节课,每个人认领把那个课表排好,按这个课表上课。在我们周六周日的时候,我们还会进行一些关于这个扶贫县的调研,所以这一周都是很充实的。我们一般空闲的时间就是在晚上。我们有一两天会走到那个街上,去逛一逛,买一点生活的必需品,有时候去吃个饭。在支教的学校的时候,还有北理工的团队,我们也跟他们有过交流,或者是我们也会一起玩。

汤天翔:

每天还是挺累的,早上就是要起得很早,然后要先去把教室东西全部都准备好,然后给他们上课。除了上课之外,中午还要带领他们去吃饭,来管他们午休。下午也是有课要上,上完之后,如果有些小朋友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要协助处理。放学把他们全部送到校门口,家长确认领走之后我们再吃晚饭,然后再回到教室,开个组会,总结一下今天的工作。我们会计划一下第二天的工作,基本上全部工作做完之后,大概都八九点了。课余时间的话,也就跟一起来支教的北理工团队的同学们聊聊天,玩一玩。

何乐馨:

还挺忙的一天,晚上就开始备课,白天上课,下课之后要记录,发推文,还有晚上的总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行一些采访、走访以及社会调研,从各个方面了解国家的扶贫工作。

Q:

如果有人问你支教的感受时,你会给出哪三个词去形容?

A:

黄浪:

我会用开心,难忘和感动来形容。

闫峙柏:

艰辛、充实、值得。

汤天翔:

首先是难忘,因为那段经历不管是跟那些孩子们,还是跟我的同学们,都是让我一段很难忘的经历。然后就是怀念,怀念那个时候,晚上跟大家一起备课,课间跟孩子们聊天。还有不舍,最后走的时候跟很多同学们依依不舍,有很多小朋友都哭了。

何乐馨:

我想说的是淳朴、可爱,还有萌芽。淳朴就是,那里的民风,还有小朋友们,还有那些老师,以及周围的居民都是比较淳朴的。然后可爱的话是我觉得这些小朋友都很可爱。我们当时去支教的那些小朋友是从二年级一直到七年级都有,大家都很可爱。对于比较难的知识,就算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也会努力的去听懂。然后第三个词萌芽的话,我觉得可以说是梦想的萌芽。毕竟他们都还小,他们现在在方山,在农村,等以后长大了,可以朝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所以我用了这个词。

Q:

在支教过程中,你对中国现在的教育事业有什么看法吗?

A:

黄浪:

我认为中国现在的教育事业,不管是城市教育还是说乡村教育,他们的发展方向都是积极向上的。其中不仅仅是包括教学设施等方面,而且在培养孩子们创造性思维方面也是很有建树的。

闫峙柏:

当时我们在那边的时候,我们也给他们放了咱们学校的这个宣传片,看到他们的眼睛里是有光的,说明他们是对外面的这个世界是有一定的向往。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可能在乡村方面还是跟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可以增加他们出去增长一些见识的更多的机会,也加大这方面的建设。我觉得已经投入了很多了,因为我看到那个学校的建设,包括设施有一些都已经是很现代化的,他们的黑板是有一些是智能黑板。但是可能还是会存在差距,后期希望可以投入更多来缩小这些差距。

汤天翔:

我觉得像这些相对贫困的地区的教育还是有待加强的。因为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我们课间的时候,有个小朋友问我们来自哪个学校,我跟他们说了,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然后我们就问他说:“你知道深圳吗?”,他们说:“不知道。”我们说:“你知道北京吗?”他们说:“知道。”我又问:“你知道莫斯科吗?”他们也说:“不知道。”

何乐馨:

我觉得是现在中国的教育分配得特别的不均匀。就比如说沿海城市,像深圳这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农村这边差别就非常的明显。然后我觉得这项活动也是政策之一,就是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Q:

你加入支教团的初衷是什么?

A:

黄浪:

我的初衷就是希望为社会就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闫峙柏:

是希望用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能够带给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给他们传授这些知识,给他们拓宽他们的兴趣。可能以后,能够让他们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汤天翔:

来支教团的初衷肯定就是想用自己的知识,然后去开阔那些孩子们的眼界。

何乐馨:

想感受一下支教的生活。小时候在老家上学,有一个来我们家乡支教的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也想从支教老师这个角度来感受一下,希望对小朋友们有一点点影响

Q:

在支教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A:

黄浪:

有,就是在课堂上,我们组织了一次俄罗斯套娃绘画活动,然后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画了很久的套娃送给了我,然后这个是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那个套娃我到现在还保存着。

闫峙柏:

有,我们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一个学生。我们平时怎么管教他都不听,但有一个一起的女同学、女老师,她会非常耐心的去指导他,最后在她的教导下他很听话,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汤天翔:

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最后结课的时候,班上最皮的几个小孩,就平时不听话的几个小孩哭得最凶。

何乐馨:

有的。就是轮到我上课的那一天的时候,上完课有一个小女孩就跑过来抱住跟我说:“老师,我好喜欢你的课呀。”就是她那种发自内心的以及她非常纯真的笑脸,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就是感觉心里暖暖的。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就被小朋友肯定了,很开心。

Q:

参加了支教后,你从中能获得什么?

A:

黄浪:

我觉得是收获到了一份感动,一份人生的阅历。可能时隔多年我会忘记支教的一些细节,但是这作为我人生当中一份很宝贵的回忆,我是不会忘记的。

闫峙柏:

我觉得也锻炼了我们自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学习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可能以后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想到这段时间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支教,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所以在生活中的困难也可以很容易地去克服。

汤天翔:

收获的话我觉得锻炼了自己的那种能力。第一次作为那种老师的身份站在上面给孩子们讲东西,把自己学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就自己学了。还有就是跟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和相处模式都发生了改变,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我收获到的东西。

何乐馨:

开阔了视野。我小时候在老家上学的时候,也是有一个支教老师来我们家乡支教。当时那个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当时开始这个支教活动报名的时候我就想通过他的这个角度来感受一下。希望对小朋友们有一点点的影响。这一次感受了支教的活动,让我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切身地体会到了这个神圣的职业。

Q:

其实去支教还是有一定挑战的,那是怎样的信念使你坚持下去了呢?

A:

黄浪:

我觉得其实也谈不上坚持。因为和小朋友相处就很融洽,虽然说每天都会很累,但是在这忙碌中也能收获到一份成就感。

闫峙柏:

就是不忘记自己来到这边支教的一个初衷。还是要记得自己来到这边是为了要把知识传输给这些小朋友们。还有就是,我们有这些队友在一起,就感觉很容易就度过这个困难。我们的配合让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样一个支教的活动。

汤天翔:

我觉得也不能算坚持。因为参加这个活动的同学们都是因为自己想做,所以不觉得有什么艰苦的。

何乐馨:

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就是感受一下。太快了,就一个星期。希望以后有机会支教时间可以久一点,想念那群小朋友了。

Q:

可以对自己的支教团给予一些评价吗?

A:

黄浪:

我认为我们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和谐的团队,带队老师赵老师对我们也都很好,在生活上也非常的关心照顾我们。我们团员之间,也互帮互助,面对问题会一起探讨解决。

闫峙柏:

我觉得我们团体是非常配合的,非常好的,我们团体是无可挑剔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用自己学到的这些知识创建了一些自己擅长的课程,然后进行教学。我们在平时的这些相处当中,氛围也是非常融洽的。我觉得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完成这样一次的任务。

汤天翔:

我对我们的支教团非常的满意,大家在那段时间都非常的努力。

何乐馨:

我觉得我们支教团很棒。

Q:

有没有什么想对深北莫学子说的话?

A:

黄浪:

希望学弟学妹们如果有机会能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的话,他们可以多多去参与。这种活动不仅仅能帮助提升自我,也可以帮助大家认识世界。

闫峙柏:

希望深北莫的学子也可以在平时积极地参与到这样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当中。用自己的知识发挥一些更有用的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遇到困难也可以积极地去克服。在艰难的困境当中,也不能够轻言放弃。祝你们越来越成功。

汤天翔:

以过来人的身份,就是在深北莫的四年学习是很艰苦,但是收获的东西也很多,就是希望学弟学妹们都可以坚持走到最后。

何乐馨:

就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忙于学业之余,多出去看看,特别是多参加一些类似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本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事情。

本文的末尾

小会又带着采访视频来啦!快点开看看吧!

编辑

许阳

视频

周正瑜

校对

学生会办公室

审核

张红霞房林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