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雀斑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63043/
□本报记者刘子璇
吕梁山麓、黄河岸边、汾河谷地,一排排电池板罗列成错落有致的“梯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吕梁的老百姓说:“一辈子晒太阳,没想到这个蓝色的光板板晒晒太阳就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吕梁市紧紧抓住光伏产业扶贫政策机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光伏项目建设,用“吕梁精神”打造了“吕梁速度”,创造了“吕梁奇迹”:目前,全市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9.6万千瓦,覆盖个行政村、9.7万贫困户,全市累计获得光伏收益6.75亿元。曾经落后的“老区吕梁”正借着政策东风,乘着光伏列车加速奔向小康。
荒山屋顶变增收“聚宝盆”
5月27日正午时分,吕梁市石楼县灵泉镇马村联村式电站内,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尽管汗流浃背,但在电站内工作的贫困户温香弟却非常高兴:“这些光伏板就像向天空敞开的‘聚宝盆’,阳光越充足,发电越多,我们村里获得的收益才能越高。”
53岁的温香弟每天都会骑电动车去电站工作,隔段时间就用特制的工具擦拭光伏发电板,清理电站内的杂草杂物,检查排水系统。他是城关村贫困户,以往只能靠庄稼收成勉强度日。光伏板建好后,他成为村级电站的一名管护人员,“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公益岗位让我每月有了元的收入,另外我还在这里务工,算下来每月能拿到多元。这不仅让我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晚年生活也有了保障。”
在石楼县,像老温一样受益于光伏扶贫政策的贫困户有户。
作为吕梁光伏扶贫的重点地区,年光伏扶贫工程启动后,石楼县共筹资5.7亿元,建成总规模86.3MW的光伏扶贫电站。综合统筹贫困村大小、贫困户数量等因素,以kW为单位,石楼县进行了光伏电站确权分配,全县个贫困村村集体光伏收益平均达到50万元以上。
“眼前的联村式电站占地亩,覆盖15个行政村多户贫困户,这样既可以节约建设成本,也便于经营管理。”石楼县政协主席张建峰介绍,石楼是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去年财政收入仅有多万元,但光伏扶贫却带来多万元的收入,今年预计可达万元。“在全省范围内,石楼县的村级光伏电站平均规模最大、村集体收益最大、贫困户收益最大。”
光伏为石楼带来的改变,正是吕梁市把光伏扶贫作为攻坚深度贫困重点工程推进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吕梁市不断改革创新项目建设、运营维护和收益分配机制。年,吕梁市因创新实施光伏扶贫成效明显,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年,吕梁市光伏收益每天达到万元,总计4.6亿元;全市还将新增公益岗位近5万个,年人均增收元以上。“光伏扶贫对那些无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来说,真正具备‘造血扶贫’功能,为吕梁百姓脱贫增收出了大力!”吕梁市扶贫办主任陈林强连连竖起大拇指。
“光伏+”加出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在设计方面,吕梁市在充分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环保美观、便于安装和维护的同时,统筹开展“光伏+”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把光伏电站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密切结合起来。
在中阳县车鸣峪乡千亩蔬菜木耳产业园区,远远望去,片片光伏电池组件覆盖在现代化农业大棚棚顶。棚内,各类花卉和蔬菜长势喜人。
“我们充分利用电站光伏板下土地资源,发展光伏+种植、养殖等产业,在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中阳县扶贫办主任曹建平说。
专注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阳县车鸣峪乡弓阳村利用山西耀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成的平方米玻璃整体观光连体大棚和两栋平方米的独栋大棚,引进技术种植花卉和蔬菜,并在光伏玻璃钢整体大棚周围的15亩空闲土地上,种植各种特色树木和冬青或油菜花,建成一个小型植物园区。
“我家是光伏扶贫的受益者。”车鸣峪乡贫困户王应枝算了一笔账,笑得合不拢嘴,“我家有3.4亩土地流转用于光伏发电项目,每亩土地能收入元。另外,借‘光伏+食用菌’模式的光,我还培育了棒菌棒,每年又可收入元。”
弓阳村电站是典型的“光伏+蔬菜大棚”发展方式,方山县峪口镇则利用“光伏+移民屋顶”,在一期移民小区安置点屋顶安装千瓦光伏电站,年可发电52万度,年均纯收益约35万元,成为易地移民搬迁群众稳定的后续产业支撑。
此外,方山县的“光伏+中药材种植”、临县的“光伏+养殖”及“光伏+食用菌种植”、兴县的“光伏+低秆作物种植”、岚县的“光伏+畜牧+种植”、石楼县的“光伏+畜牧+小杂粮种植”都已获得成功。目前,全市90%以上电站建成高支架同步实施“光伏+”项目,面积达到余亩,电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
巧分配踏出乡村建设光明路
“有了光伏发电这个‘法宝’,我们村也就有了可持续增收的‘造血’项目,村集体就有持续性收入了。老百姓都说,没想到太阳成了村里的‘银行’,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财富!”看着电表上跳动的数字,临县木瓜坪乡康家湾村村支书郭平平恨不得也跟着跳起来。
由于资源优势欠缺,长期以来,康家湾村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如何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两委”犯了难。年,康家湾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建设了玉家梁1兆瓦地面式光伏扶贫电站,又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0万元,在村委大院屋顶修建了5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几年时间里,这座“太阳银行”陆续为康家湾村带来不少真金白银,仅年光伏收益就有55.97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到账收益资金66.09万元。
“还有一部分国家补贴没到账,实际收益远远超过这个数。”郭平平指着账单说,相比养殖业、种植业等其他行业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光伏发电是最直接、最稳定的产业,相当于让村子捧上了“铁饭碗”!
为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康家湾村在收益分配上主要采用公益性岗位、公益性事业、奖励补助3种方式,其中40%用于村集体公益性事业,进行基础设施维护、人居环境整治、便民服务中心办公运转、村级阵地建设等;30%用于公益性岗位,30%用于奖励补助,重点向老弱病残、深度贫困户和优秀大学生倾斜。“村民享到了红利,乡村建设的路才能走得更久远。”郭平平说。
如今在吕梁市,依靠光伏产业,个贫困村每村每年村集体资产收入平均达到30万元以上,彻底解决了村集体无收入、办事没资金的难题,增强了村集体服务贫困人口的能力。与此同时,各贫困村建立了光伏收益奖励补助制度,通过开办爱心超市,举办孝老爱亲评选等活动,对积极参与村内公益活动和依靠自身积极脱贫的贫困户给予奖励。这样一来,村容村貌整洁了,群众精神面貌、文明新风都有了大变化。
“我们将把光伏扶贫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建设规范、产权清晰、运维高效、精准分配、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一批工程质量好、运营维护好、收益分配好的‘三好电站’,持续打响光伏扶贫品牌,确保光伏扶贫项目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