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根据地铁血抗战
无数报业人赴山西
太行山经验以笔为枪
群众办报党性强
山西传媒学院乔傲龙教授
十年潜心研究
山西敌后根据地新闻传播史
深度访谈解密根据地报业风云
今天为您讲述
《根据地报业风云》第二集
报纸上山,报纸下地
根据地报业风云
第二集:报纸上山,报纸下地
主持人王萍:
用声音还原昨天,用信仰指引未来,我是主编王萍。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敌后办报被誉为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不单单是指群众办报的成果,更是指在根据地90%的人口都是文盲半文盲的现实中,实现了报纸内容的最大化传播,使报纸真正肩负起了党的主张与群众见面的使命。
教授乔傲龙:
在根据地办报是个大问题,但我们现在回顾这段历史,文盲半文盲看报、用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当时《晋绥日报》曾经提出过一个目标:每份报纸要让至少个读者看到。在根据地,文盲半文盲占全民的90%,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他们大部分不是报纸的读者,而是报纸的听众,就像电台的听众一样。为什么叫报纸的听众呢?因为当时我们搞过一个运动叫读报运动,针对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多数的这种情况,要让我们报纸上的信息进行最大范围的传播,就必须先解决老百姓不识字的问题。老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比如识字运动、基础教育,来逐步解决。但是新闻传播,尤其是我们党的声音的传播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由此就发明了读报运动。
八路军干部在冬学为农民讲课(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读报运动最初是以村为单位,由小学的教员把大家集中起来读报。当时,其实好多老百姓是被动的,因为就像开会一样,你要把大家集中起来进行读报,这样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后来又发明了“小先生制度”,就是村里的老先生在学校里培养出“小先生”,再由这些“小先生”回家给他们的父母读报,或者给邻居读报,慢慢就产生了一种家庭读报组。
再到后来,又有什么样的新创举呢?就是“报纸上山,报纸下地”,让读报跟生产结合起来。当时根据地搞“变工互助”,什么是变工互助呢?它其实就是一个生产合作组织,若干个家户组成一个变工组,一家一户的活,家家户户一起干。抗战后期还推广过劳力与武力变工互助,大家劳动时,民兵负责保卫和警戒,而民兵的农活,大家帮助他完成,这就是变工。每个变工队白天下地的时候带着报纸,在生产间隙,由变工队里识字的人来给大家读报。如果这个变工队里没有一个识字的怎么办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地把每个村识字的农民分别安排到各个变工队去,保证每个变工队里都有一至两个识字的人,由他们来给大家念报纸。也就是说“报纸上山,报纸下地”不是让老百姓来迁就我们的读报运动,而是我们的读报活动跟着他们的生产活动走。生产活动走到哪里,报纸就走到哪里,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处地传播党的声音。这就解决了在一个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的社会,如何成功传播党的声音的问题。
当时晋绥根据地有一个老报人叫甘惜分,后来是人民大学新闻学理论的博士生导师,也是我党建国之后在新闻学理论方面的开拓者之一。甘先生当时就说:抗日根据地的报纸,它其实是创造了我党在根据地、在敌后办报的一个奇迹。而我个人感觉这个奇迹中最不可思议的创举就是,我们在一个普遍不识字的社会中,成功办报、成功传播了党的声音。即使在今天看来,我依然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甘惜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持人王萍:
一份党报,一份大众生活类报纸,根据地办报事业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教授乔傲龙:
当时中共中央要求每个根据地要集中精力办好两张报纸。在年之前,根据地的报纸其实是比较多的,当时中央要求首先要办好一份政治刊物,其次要办好一份大众化的刊物。比如说在晋绥根据地,要集中力量办好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同时还要办好群众性报纸《晋西大众报》。这两种报纸的区别,就像我们现在的机关报和生活类报纸或者都市类报纸的区别一样。这两种报纸是当时要下功夫办好的报纸。
《抗战日报》创刊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兴县高家村抗战日报社旧址(图片来源:红色晋绥)
《晋绥大众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关报主要的阅读对象是广大的党员干部,而大众报最适合老百姓去读,因为它的内容是高度群众化的,甚至它的一些生僻字都要尽量地控制。当时《晋西大众报》就有个要求,报纸稿件所使用的字,原则上要控制在个常用字范围内,稿件中如果出现了超过这个常用字范围的字,就要把这些生僻字改过来,改成老百姓能听懂的、容易认识的字。
抗战胜利后,《晋西大众报》改名为《晋绥大众报》,《晋绥大众报》当时连载过一个著名的小说叫《吕梁英雄传》,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的《吕梁英雄传》,最初就是在《晋绥大众报》上连载的。小说的故事来自年晋绥边区搞过的一个劳动英雄大会。在这个大会上报社组织采访了很多英雄模范,马烽就从这儿得到了线索和灵感,然后开始写《吕梁英雄传》,一边写一边连载。连载完之后,他又在此基础上由出版社出了一个合集叫《吕梁英雄传》。当时在《晋绥大众报》连载的时候,在晋绥当地产生过洛阳纸贵的传播效果。学校把它当作最好的识字教材。因为它有故事,而且这个故事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老百姓爱听,所以《吕梁英雄传》在连载时,各地的识字班、各地的学校,尤其是季节性开办的“冬学”,都把它用来当教材。当时《晋绥日报》还登过一篇《〈吕梁英雄传〉是冬学的好教材》的报道,可见它在当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后来又几次出版,向全国推广。
马烽(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烽纪念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晋南新华书店出版的《吕梁英雄传》(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持人王萍:
在日伪残酷的封锁下,根据地办报必须的印刷设备、油墨、纸张都是不可能完全依靠外购来解决的。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成了根据地办报的一大特色。
教授乔傲龙:
在8年抗战期间,根据地报纸的“家务建设”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第一个是印刷设备问题,第二个是印刷物资问题,印刷物资有两大件儿——纸张和油墨。我们先说铅印设备的问题,比方说太岳根据地,《太岳日报》是从年6月创办,一直到年抗战胜利前一年它才实现了铅印,在这之前一直是石印的报纸。石印就是石板印刷,它比油印要先进,但相对于铅字印刷而言,石板印刷不但质量欠佳,数量上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发行的需求。当时在根据地铅印设备是非常难搞的。因为这些设备在根据地内自己是生产不出来的,要么是延安支援,要么是从敌占区想办法通过社会关系来采购,要么就是从敌人那儿缴获。太行根据地的一些铅印设备,像年创办的《中国人报》,几个月后就变成铅印,就是因为它从日军那里缴获了一套铅印设备,就变成了铅印。
印刷厂工人正在印刷(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两个大问题就是纸张和油墨。最初,纸张在根据地也是无法自己生产的,总是依靠外采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第一是要费很多的资金,第二是国民党政权对根据地的封锁非常严密,纸张很难买到,于是我们就想办法自己生产。我们就近取材,用土法来造纸,用根据地能收购来的破布头、麦秸秆,甚至是野生植物马兰,用这些东西来造纸。基本到抗战接近胜利的时候,年时,各个根据地的报社都有了自己的印刷厂,而且基本都能实现自给。当时《晋绥日报》有两到三个印刷厂,晋冀鲁豫甚至有五到七个印刷厂。晋察冀也有自己的造纸厂,纸张基本实现了自给,甚至有的时候除了自给之外,还能供应社会所需的纸张。
《晋绥日报》社印刷部遗址(图片来源:红色晋绥)
《晋绥日报》造纸厂全体职工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油墨一开始大部分也是从根据地外面采购。在抗战后期,各地都用土办法自制,用煤灰、锅底黑加上采购来的松香来配置原料,研制油墨。从报纸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研制油墨成功的报道,这种油墨用来生产印刷我们自己的报纸。在抗战后期,各个根据地的纸张和油墨就完全实现了自给。
主持人王萍:
和对敌斗争的其他领域一样,根据地的新闻之路也是由鲜血和生命铺就的,“人在报纸在”,这是命令,也是信念。
教授乔傲龙: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漫长的,在这期间也付出过很大的牺牲。《抗战日报》创刊之前有一个山西籍的记者,榆次人,名叫高锡嘏。他被派到晋绥八分区,到汾阳一带去采购设备,同时发展通讯员,不幸被日军抓捕杀害。最初,各个根据地为筹集铅印设备、购买纸张物资以及发展通讯员,都曾有过很大的牺牲。
但其实最大的牺牲还不是我们在购买设备、外出采访途中遇敌,最大的牺牲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送报纸的交通员。抗战八年中,我们整个新闻队伍牺牲的烈士中,交通员占到一半以上。
晋察冀日报社革命烈士墓碑(图片来源:中国记协网)
战争爆发以前,山西普遍是有邮局的,但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系统的这些邮政机构就被日军摧毁了。在抗日根据地,我们的报纸最初发行的时候完全靠自己的人马去送报纸。而送报纸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手提肩扛,到后期才用上骡马来驮,最初的报纸就是靠人力往出送。即使是我们的根据地,也并不是没有敌人,敌后根据地的特点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我们的根据地经常也是被日军通过公路、铁路分成好几块。送报纸的交通员经常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去送报纸,这个过程中牺牲的人是非常之多的。
交通员正在送报纸(图片来源:红色晋绥)
当时的交通员一般来说都是武装交通员,他们是带武器的。晋绥根据地有个非常有名的交通员叫李人和,送报纸的过程中在吕梁方山县遭遇敌人。他当时正在一个交通站整理报纸,可能是泄露了消息,日伪军就包围过来。当时的规定是“人在报纸在”,因为当时报纸属于重要的党内文件,不能随便丢失。所以他就带上报纸跳窗突围。敌人追赶、情况紧急,他只能找地方先把报纸掩埋起来,然后持枪跟敌人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而英勇牺牲。
整个抗战中,像这样牺牲的通讯员是非常多的。在晋察冀,晋察冀报社的交通队伍不是从地方招募的干部,那里的交通员一般都是八路军部队中连级、排级,甚至还有营级的干部,由他们组成的武装交通队伍。他们当时的编制是属于部队的编制,享受的也是军人的待遇,但是他们做的工作是给报纸当交通员。最初,根据地是没有邮局的,到年之后,各个根据地都成立了邮局,这个邮局的前身就是各个报社的交通队伍。以报社的交通队为前身,慢慢才有了各个根据地的邮局。也就是说,抗日根据地的邮政事业是从各个报社的交通队伍延伸出来的,交通队伍是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先驱,也可以说是新中国邮政事业的先驱。
在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办报史中,无数青春报人曾汇聚山西,为中共发声,为抗战呐喊。请继续收听《根据地报业风云》第三集《报人被太行山召唤》。
山西传媒学院教授乔傲龙
用声音还原昨天,用信仰指引未来。《红色守望》系列微剧由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广播电视台《太原广播电视报》社联合出品。
策划:王萍、樊亚萍、王志军
演播:王萍、博文
嘉宾:山西传媒学院教授乔傲龙
录音制作:李思远
版式设计:邢瑞琪
未完待续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
期
推
荐
●《根据地报业风云》第一集:从案头到地头,都是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