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的记忆或印象中,每每提及北少林,自然会联想到南武当。似乎这才是合乎逻辑的一种表述,然而我今天所要领略的景点,却偏偏叫北武当山。从名字来看,似有几分挑战的意味。北武当山,网上介绍说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但平心而论,我并不知晓,当然这也许只能证明我的孤陋寡闻吧。那就随着行程的开始,当成给自己补课了。北武当,又名真武山,在古时被称为龙王山。来之前我以为使用北武当山这个名字有蹭流量和热点的嫌疑,现在才明白是由于坐落于山西吕梁方山县所属的北武当山镇而得名。总面积近90平方公里,最高处的香炉峰海拔达到米。景区内四季分明,有“春粉夏绿秋红冬白”美誉,是北方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前几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北武当山的兴盛,源于传说农历三月三是真武大帝的寿诞日,每逢此时,便会有全国各地的香客云集而至,呈现出车水马龙的壮观场景,历经岁月的传承,最终演变为今日的规模。吕梁是一个较为干旱的地区,但北武当的森林覆盖率却高达70%。因此整个景区内空气清新,绿意盎然。乘车到达万神庙后,若想继续向上游览,就只能沿步道抬阶而上了,由于完全是在陡峭的山体上开凿,所以攀爬的过程会很艰苦。但一路有着奇石,怪树,石碑的相伴,让漫步的山路能够变得轻松一些。沿路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千仞崖,舍身崖,只是这名字,就能想象出几许的惊险。尽管攻略讲到奇松也是北武当山的一大亮点,但我真没看出有何特别,也许是因为脑海里早已被黄山奇松的雄姿占据了。你感觉怎么样?很多的景点,都会有一些山石被人们赋予形象的名字,但我感觉其中大多数有些牵强附会,一笑而过罢了,我更喜欢眺望远处的风景。北武当的庙宇展现出浓郁的明清风格,散落地分布在山的不同部位,红墙金瓦的真武大殿则雄踞香炉峰顶,殿内供有铜铸的真武大帝坐像,云雾缭绕不绝。在这里塑此雕像,也印证了“非真武不足当之”的说法。当旅行结束,我在整理编写这写文章时,却惊讶地发现,原来北武当山竟然远不止一个,河北,甘肃等地都有。令我陷入深深的困惑,难道我们的文字贫乏苍白到如此的程度?只能争相使用同一个名字?我完全无意更没有兴趣去论证到底哪一个才是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北武当山。但对于这种奇葩的重名现象,颇感失望。那些在游览时脑海里留存的一些风景,也因此突然味如嚼蜡。(本文个别图片源于网络,如侵即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