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康熙酒量惊人,却仅仅在饭后或逢年过节时小饮一杯,因此历史上与康熙相关的酒的故事甚少,但是北溟老酒却有“康熙御酒”的美名。北溟老酒源自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史载,嗜好美酒的于成龙,十分钟情故乡山西的杏花村酒。且孤居异地,难免怀乡,便常常以酒抒情。然而于成龙为官清廉,俸禄微少,常常因囊中羞涩而乏钱沽酒。后有颇善酿酒技艺的老乡,慕名拜访于成龙时,得知这一情况,便将杏花村的酿酒工艺倾囊相授。此后,于成龙一边酿酒,一边改良,将汾酒工艺结合南方等地各具特色的酿酒工艺不断融合,形成了入口甘美,清纯绵厚的特色佳酿,并以自己的字号为酒命名,自称“北溟酒徒”。北溟老酒成为廉吏于成龙繁杂公务之余的一大闲趣雅好,也成为他招待亲朋友客时的标配,故又称“青菜老酒”。于成龙升任直隶总督后,上书请求陛见未被批准,准备献给康熙的一坛亲酿因此封存。康熙二十年二月,于成龙入京公干,再次请求陛见被允准,便将两年前的封坛老酒携带入京。康熙小酌后大赞不已,感叹于成龙为官清廉,酿酒不易,便称之为“清传千秋御香万里”。康熙一语双关,“清”既指北溟老酒的清香甘醇,又指于成龙的清廉端正。于成龙认为自己的亲酿浊酒被康熙称为“御香”,顿感隆恩浩荡,感激涕零。一个多月后,于成龙公干结束离京,康熙又送于成龙御茶御马回赠。六个月后,康熙再次来到直隶雄县(今河北雄安区域)巡查灾情,于成龙前往行殿拜见时又奉上亲酿美酒。康熙再品北溟老酒后又大加赞赏,高兴之余不仅采纳了于成龙免除更多地区赋税的意见,还将多年多次驳回的“增加驿站工料”的上疏,也当场批准了。离别时,于成龙随员送驾,康熙在马上还没走到跪送的的位置便勒缰止步。君臣把酒话别,康熙之后才扬鞭而去,被传为佳话。当年冬天,吴三桂的孙子兵败自杀,三藩之乱结束。于成龙被准归乡探亲,回到了阔别二十一年的老家,将改良的酿酒技术传给了家人。北溟老酒自此结束了漂泊旅程,在在毗邻杏花村的山西方山县扎根,成为于氏的家传老酒。山西自此有了“肇端晋汾,源自名臣。清传千秋,御香万里”的北溟老酒。于成龙去世后,满怀伤感的康熙重用于成龙的孙子于准,不仅逐步擢升为封疆大吏,而且多次召见。于准每次都将家传老酒奉上,与康熙共餐对饮。君臣二人常常在酒后追忆于成龙当年的故事,谈论做官治民的道理,北溟老酒的“御酒”之名自此流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