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282.html
王炳皓/摄
年年底开始建设的北京新机场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位于永定河北岸,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总占地4.1万亩,面积大约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初期主要建设“三纵一横”4条跑道,能够满足万旅客吞吐量的70万平方米航站楼,不含周边配套设施的总投资就达到亿元。
“特忙。机场内所有建设工程勘查、设计、招标、监理都在我们这里,还有因土地、河流、线路等各种需要和地方协调的问题等等,不瞒您说,我们部门负责新机场20多家参建单位现场协调管理,各种事情错综复杂。”“大管家”董家广在同事眼中就是地道的“超人”,他精力超强,干劲儿超强,脑力超强,别看他一副典型南方人黑瘦精干的外形,似乎缺少威猛之气,但做起事情来,却有五头牛也拽不回来的“倔劲儿”。
“机场建设一天24小时,节假日无休。去年年底家里二宝出生,15天的假期,我5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任务实在是太紧了。”董家广说,目前,他的脑门上有一道紧箍咒:根据要求,新机场各项主体工程将在年6月底前完工,7、8、9月进行相关设备调试,“十一”通航,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在首都机场集团成立十五周年“最美国门人”评选表彰活动中,董家广荣获“最美国门人”优秀个人荣誉称号。集团公司评委会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从现场勘察到规划设计,从严控质量到节约预算,你挥洒的汗水都为了工程如期推进;从课题研究到实践应用,从系统开发到顺利运行,你的每一滴心血都倾注于技术创新。那奔波于工地的脚步,那伏案疾书的背影,都展现出一个青年工程师革故鼎新的凌云壮志!
到一个地方,就要在一个地方留下传奇
从董家广接到修建北京新机场任务的那天起,他就做好了吃苦和打硬仗的准备。新机场位于北京大兴区,董家广的家在北五环,每天6点天刚亮,他就得从家出发,汽车不限号的时候,每天驱车往返公里,耗时三四个小时上下班是常事。每天,生命的六分之一消耗在了路上,别人看他真像一位不知苦痛的“超人”。
王炳皓/摄
“每天回家,能够见到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已经比当时到外地建设机场驻守当地的经历要幸福多了。”董家广说,在他人生的字典里,似乎从来就没有“抱怨”二字。
年,董家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项目管理公司工作,刚到单位报道15天,用他的话说“宿舍还没捂热就让出差了”。那一次领导派他去的目的地是山西运城机场,年,作为山西省第二大航空中心的运城机场进行飞行区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工程把当时的飞机跑道向西延长米,全长达到米,跑道宽度由48米加宽至60米,站坪停机位增加了3个个,机场也由4C级升级到4D级。。
“当时特苦,由于机场采用的是不停航施工,为了不影响飞机运营,主要集中在飞机停航后晚上十二点到早上五点这个时间段干活,和‘夜猫子’一样。”董家广说:“我们进行施工的现场管理,跟着工程走,完全不能休息,作为新上岗的大学生,这个项目对于我的磨炼是巨大的,晚上干活,白天学习,一年半的时间,把工程管理相关资格证书基本上拿了个遍。”
年11月,回到北京之后,董家广做了首都机场奥运保障的结算工作,解决很多工程遗留下来的难题。年2月,山西吕梁机场开建,春节刚过,元宵节还没过完,他被派去驻守吕梁机场,任机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直到到年机场通航才回来,一走就是5年。
关于吕梁大武机场,百度百科里面的介绍有这样几句话:“吕梁大武机场为支线机场,位于方山县大武镇西北(位于大武镇木格塔墕村附近的黄土梁上),距吕梁市区约20.5公里,距城市规划边缘约9公里。吕梁机场地处典型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是当时国内施工难度最大、土方量最大、填方最多的支线机场。
北京新机场奠基,摄于年12月26日(受访者供图)
对于修建吕梁机场的那段岁月,董家广至今记忆犹新。作为项目工程管理的负责人,他和工程队的施工队员一起工作生活在大山里头,平时租住在村里老百姓的房子里。“我们那个地方靠着公路,每天拉煤车飞奔而过,卷起一片黄土,车上的煤灰因为颠簸也往门缝里钻,睡觉的被窝一拍都是一层灰尘,窗户和门缝晚上睡觉都要用胶带给粘上,否则第二天起来,脸上也可能是一层灰。”这是董家广挥之不去的记忆。还有吃,董家广是南方人,从小吃米饭长大,一年四季家乡都有新鲜蔬菜,竹笋、菜、萝卜,这里是北方,平时几乎都是面食,饮食上多有不习惯,最难以忍受的是工地上缺水,不能洗澡,平时只能等周末跑到20公里以外的吕梁市去洗澡。
董家广至今难忘的是,当时吕梁市火车、飞机都没有,只有一条公路。董家广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里的公路,让他错过一次人生机遇。董家广在年忙里偷闲报考了北京市公务员并参加了考试,他报考的单位是北京市规划局,笔试成绩下来了,他考了分的高分。当时,规划局的名额相当抢手。年初的一天上午,电话来了,通知他明天去面试。“我一听就凉了,这里没有机场,更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还因为下大雪被封闭。”董家广说,“去不了也没办法,想去当公务员也不见得就是享清福。工作岗位不同,但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建设机场也很有成就感,因此,我从此决定以后再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了。”
待到吕梁大武机场建成通航,临走之际,董家广站在飞机场候机楼里向外看,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熟悉的那个山沟沟显得格外美丽,飞机场有了,火车也通了。“我们就是这样,到一个地方,就要在一个地方留下传奇。”他说。
让董家广特别感到欣慰的是,他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年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吕梁贫困地区考察工作,他坐的专机降落的地方正好是吕梁机场。“那一刻,我感觉很幸福。”他说。
指挥部就是工程的大脑,协调反馈必须高效
在北京新机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见到了已经封顶的机场主航站楼,偌大的航站楼里,工人们的工作井然有序,电焊的、搬运的、高空切割作业的工人互不打扰,没有一点喧哗的声音,尤其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偌大的施工现场,地面可以说光可鉴人,一点灰尘都没有,“每天除了清扫,还要撒几遍水,保证作业施工的环保。”董家广说。
北京新机场奠基,摄于年12月26日(受访者供图)
主航站楼部分的混凝土浇筑量达万立方米,平均每个月的浇筑量相当于建25座18层的高楼。施工高峰期,有0人同时在这儿施工。
虽然航站楼的工作不是董家广的直接工作,但机场建设的每一处都牵动着他的心。
整个机场飞行区的施工公司总包就有30多家,在这里干活的技术工人过万,每天要应付的事情可以说不计其数。对于施工队的负责人来说,“董工”是他们最熟悉的人,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董超人”,他们说“没有董工解决不了的难题。”
尽管主航站楼已经封顶,但机场场区内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董工说,场区内有几条高压线路,如果不拆除,难以推进工程建设,这几年来,找了多次当地电力部门,但负责人说,“改道的新线路何时使用何时搬走”,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高压线重新布线,塔基要埋在老百姓地里,占别人的田,需要政府协调这些事情,落实补偿。
“难题不解决,施工无法推进,我急呀!”董家广说。怎么办?董家广想出的权宜之计是,场区先把高压电线杆挪到不太影响工作的地方去,等外面的新线路布好了,到了年年底再彻底挪出去。维修机坪的施工,从年年底到现在,就因为这个高压线路没有解决,施工一直没有顺利完成。
“我负责协调管理20多家参建单位,每天就有几十件事儿集中在这里,作为甲方,我们要给人家地,给人图纸,保障工程款到位,然后互相协调,互相反馈。指挥部就是工程的大脑,协调反馈必须高效。你高效了,所有的建设单位都会非常高效。”这是38岁的董家广参加工作以后最深切的感悟。
他要为“高效”而战,为“高效”而忙碌,为“高效”把自己真正变成“超人”。
“董超人”的特点就是辩证性的看问题,凡事都想得细
董家广有个特别大的特点,就是爱琢磨事情,一般人看来,他手头的工作那么多,似乎像个陀螺一样,一刻也不能停歇,手机似乎总是占线状态,人似乎总是在工地各处上忙碌。然而,董家广却眼中有活,脑袋里装事儿。
北京新机场施工前调研道路和现场(受访者供图)
北京新机场本期规划用地27平方公里,除了建设机场工程以外,还包括航空公司基地、货运、空管、供油、维修、航空配餐等各类保障设施,在施工建设范围内的临时道路的建设,是各项工程连接的脉络,尤为重要。这样的建设规模耗材也是巨大的,仅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的施工材料就有万吨,航站楼屋面钢网架所用的钢材就有5.2万吨之多,整个机场工程所用的施工材料四五千万吨不止,如何合理高效运输,是个大问题。
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在场内铺设多条临时道路,等待施工结束后再建设永久性道路,拆除临时道路。
“在周密思考和进行工程测算后,我发现临时性道路总建设长度需要30公里,而且后期拆除又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于是我向指挥部提出以久代临(以永久代替临时——记者注)的解决方案。”董家广说,北京新机场内部运输材料的量相当大,没有好的道路会影响整个机场的建设,我们一进场首先就应该规划道路,以久代临,提前施工。
董家广提交的可行性报告,受到指挥部的充分重视,经过充分论证和研讨,决定采纳他的意见,机场道路以久代临,测算表明,仅仅这一项就节约建设经费三四千万。
有了以久代临的建设思路,铺路之前就对道路进行了全方位规划,地下管线就提前埋好,修建时,对于道路面层进行优化,既能满足临时施工所用,日后又满足机场运营。在北京新机场内部,目前修建的道路共有30公里,董家广说,这些道路中只有两三公里最后是用不上的,这样的临时道路只占所有道路的10%。
由于是永久性道路,施工质量比较高,而且对于道路路面进行了较高级别的硬化。这样的道路对于机场建设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作用特别大,如果都是土路,货车开进来扬尘会特别大,而永久性道路的高品质则大大减少了运输扬尘和污染。目前,北京新机场整体上已经成为绿色样板工地。
有人说,用永久道路代替临时道路,应该成为建设绿色机场的新规范。“建设机场,要看看土方地势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像山西吕梁地区是山区,地势高低不平,,这个方案也不一定可行。”“董超人”的特点就是辩证性的看问题,凡事都想得细。
在新机场场内施工的过程中,谈到“董超人”,大家都说,他办的好事儿,可不止这一件。比如说,飞行区内有30多家施工单位,以前,单位之间互相难免会有一些争执,他在其中起到了润滑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双赢和多赢的目标,新的和谐、融洽关系开始出现,施工中遇到共同的问题时,也可以随时扯张椅子,坐在一起进行讨。
还有,现场规划的施工单位中都有项目部,项目部都兴建了自己的办公楼住宅楼,董家广从一开始就和对方打招呼“把房子盖得品质高一些,使用后争取都留下。”按照预定的进度,北京新机场年正式通航,“有可能运营人员来了缺少办公和生活用房,如果这些项目部质量高,可以全部留下,这对于机场初期运行有好处,那么一大片房子,得节约多少经费啊。”董家广说。
我们的“董哥”
说董家广是超人,不管谁反对,他的妻子都不会反对。董家广有两个小孩,小的才14个月。董家广不管工作多忙,只要回到家,就会帮助妻子一起带孩子。“给孩子洗过澡、喂过奶,让他们安睡下来已经是夜里11点到了,我一早天不亮就要爬起来上班,总是感觉觉不够睡。”他说。
带领班组在跑道上祝新机场早日起航(受访者供图)
“在山西吕梁修机场的时候,晚上有时停电,手机也没有信号,有时候很想念孩子大人,可是也无法联系,只能自己咬牙忍忍,就过去了。”有一次,董家广回家,刚进家门的时候,孩子使劲抱住他的大腿说,爸爸今晚就要回山西吗?他一听,眼泪差点落下来。也正因为如此,他身为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起航蓝天班组组长,对于自己的八位组员多了几分理解。
“我们组的成员有的家在外地,和家人见一次面很难,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董家广说,“他们都工作很上进,对于自己要求很严格,说一句工作怎么还没完,脸上都会挂不住,因此,我从来不对他们发火。”
“初识董哥,只觉得他像个和善的大哥哥。随着接触的越来越深,越来越发现董哥的知识渊博,各种民航工程标准规范信手拈来。经验丰富的他还乐此不疲地在工作中搞小发明和小创造,真是‘超人’一枚。”组员王震这样评价。年11月,两名新员工刚加入启航蓝天班组,对新机场场区道路不熟,董家广马上推荐了一个地图软件,把飞行区的平面图导进去,就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还能道路导航。当然,这样新手们很快就熟悉了场区道路。
这样的分享不止一个。除了白天紧张的工作,董家广还专门给组里的年轻人搞了一个工程造价培训,白天承担着部门工作,晚上加班赶做了多页PPt。课程几乎包括他几年来所有工程管理经验,关键的是引用案例很多都是本场案例,组员们的学习效率也就高了很多,他也因此深得部门年轻同志喜爱。
“董哥不是我们组年龄最大,但一定是工作经验最丰富的,承担任务最重的,工作最努力的。董哥除了自己管理的排水明渠四个标段,还要梳理每周小组会上组员汇报‘疑难杂症’想办法协调解决。”在组员们眼中,董家广的办公桌上摞的最多的是各种材料文件,办公室来最多是各个参建单位来协调的问题的人,每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部门评优,领导、同事都认可他的过去一年的工作,准备把优秀名额给他时,董家广拒绝了。他说:“我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对自己的认可,但更希望给组内的支持我工作的组员们。”就这样,董家广总是推掉优秀。
“董哥推掉优秀称号,并不是他不优秀,因为他跟愿意做优秀员工的‘垫脚石’”王震说:“这就是我们的董哥,一个建设新机场的青年工程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班组长。”
王炳皓/摄
记者手迹:
实现中国梦需要多一些“董超人”
桂杰
在到北京新机场采访青年优秀党员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向我推荐了董家广,他们说,新机场这么一个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人物典型,董家广不是职位最高的,不是长相最帅的,也不一定是最苦的,但他有超能力,是一位“超人”。
为何称为超人?首先是能应付任务繁重复杂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要负责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招标、勘察设计协调、飞行区数字化施工系统建设、现场施工管理等工作。他负责20多家参建单位现场协调管理,严格控制了施工安全、质量和造价,施工进展迅速。
这位年出生的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犹如一台永动机,永远马力充足,干劲儿十足,而且从不迟到早退、怨声载道。超强的个人能力从何而来?我们从董家广的身份介绍中可以窥见一二。他是高级工程师、造价师、经济师、咨询工程师,善于学习,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得他具有了超强的个人能力,十八般武艺于一身,因此在工作中能够具有相应的专业性。
说他是“超人”还因为他有极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北京新机场的工作挑战与他具有基层锻炼经验密不可分。从刚毕业工作就到山西运城飞机场驻扎一年,到山西吕梁机场一去就是五年时间,艰苦的一线磨炼使得董家广能吃苦,并且能够打硬仗,成为党的事业中的中流砥柱,随时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和先锋作用。
说他是“超人”还因为在工作中,他责任心超强,也因此经常在工作内外有一些惊喜的“发现”。比如,他提出飞行区道路以永久性道路代替临时性道路,改变施工惯例,为国家节约经费几千万。而这些,并非是他必须要做的,也不是工作考核范围之内。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董家广和技术人员一起开发了一套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以前施工单位的压路机在碾压次数、厚度上都难以控制,但通过在压路机上加装GPS接收机和监控设备,监理和施工单位能够对于碾压的次数和厚度进行监控,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在董家广的直接促进下,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组织开发了自动化强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机场的施工中,常常利用强夯机将8-30吨的重锤从6-30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或填料进行动力夯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压实密度。在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工程中强夯技术应用广泛,每年强夯工程量都在上千万平米以上。然而,目前夯点布位等全靠设红塑料袋等标志物,测量成果靠人工用水准仪测量,夯点依靠操作手目测定位,夯击次数依靠操作手脑子记忆,都有不够准确的问题。董家广进行技术创新,利用GPS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夯点布位和控制参数通过后台发布到强夯机上,操作手通过平板电脑显示的信息直接用平板电脑提示来定位、直接按照平板电脑要求的控制参数进行施工,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后台查看施工质量和进度情况,所有施工过程一目了然。以前,操作员晚上不能干活,现在操作手直接对屏幕操作就可以实施工作。正是因为这项技术的使用引入,严格控制了施工安全、质量和造价,施工进展迅速,提前一年多完成了机场跑道建设。
可以说,这些新奇有趣的“发明”都是工作中精心敬业的“结晶”,自动化强夯技术日前已经在中国和美国分别申请了专利。在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余,董家广显示出一种异与常人的超能力——特别值得托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也正因此,董家广先后获得“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优秀党员”、“首都机场地区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个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并带领所管理的团队获得“民航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一大批董家广这样的青年人,他们从不空谈,而是实心实意,老老实实的干,而且在干中思索,在干中提高,在干中收获,他们目光敏锐而坚定,对国家的小康之路建设抱定必胜的决心和信念。
我相信,中国梦多一些“董超人”,一定会让中国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变得亮丽而美好,为这一进程加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