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战疫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252026.html

汾阳市:党员主动请缨赴“前线”

□朱敏

“近期我市广大干部已取消休假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之中,值此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基层干部,愿意听从组织的号召,自愿申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听从组织安排,为我市的防控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在一线,坚守在一线,树立标杆。为此我郑重向市委发出请战申请,请求市委将我安排到疫情防治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讲代价、不计报酬,遵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日,汾阳市广大党员纷纷请愿,投身于防控疫情一线。

汾阳市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捐款,目前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21元,为抗击疫情出力鼓劲;全国人大代表、贾家庄村原党委书记邢利民主动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一封封党员请愿书、一份份为防控疫情的捐款,浓缩着党员干部的满腔热忱,也坚定了汾阳市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1月30日汾阳市在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8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11个高速口、国省道、火车站检测站点、4个超市检测站点和1个流动人员管理组,成立了24个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和检测点“火线”临时党支部,由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任支部书记、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任支部副书记。第二天,笔者看到各党支部已经有条不紊展开工作了。在全市的各个高速口,都能看到交警在指挥来往车辆停车接受检测登记的身影,多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礼貌有序地对上、下高速的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乘客的身份证驾驶证、联系电话、来往目的地进行一一登记询问。路边搭着的几顶简易帐篷,是他们倒班休息的地方,尽管条件简陋,工作强度大,但大家依然坚守阵地。

汾阳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所有疫情防控涉及单位全员到岗,全面开展疫情应对工作。市卫体局牵头,设立防控指挥部,主要领导坐镇,统筹协调处置。疾控中心、公安、医疗集团等重点抓好检测和排查工作。纪委监委、组织部、宣传部、人武部主动参与,构建起了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健全辖区管理。所有干部分片划区,进村入户。武汉回乡人员均自行居家隔离观察,每日2次上报健康情况,所有人员均未见异常。同时,加强人员活动管控。在汾阳汽车站、汾阳火车站、高速、国省道出入口设置了流动监测站点15个,严防疫情输入。充分发动基层群众,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在村口干道设卡管控,逐村逐小区、逐户逐人进行排查,夯实联防联控基础。

关键时刻党员站出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来自市直各单位的44名党员志愿者分为11个小分队前往汾阳市火车站、各高速路口、省道国道及全市重点防控路口等地,设立党员责任岗,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各项措施,协助防疫工作人员做好登记排查、舆论引导、重点人员防控、发动群众等工作,做到宣传家喻户晓、排查精准到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温春英:一名老党员的奉献与担当

□本报记者刘少伟

“今天有没有什么感觉?没有咳嗽吧?量过体温没有?”2月1日,在岚县王狮乡史家庄村一户从武汉回来的村民家里,温春英一边熟络地与村民交谈,一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体温计帮其测量体温。

温春英是岚县王狮乡史家庄村的一名村医,今年已经67岁,从年开始就担任了村里的村医,并且在村医岗位上坚守41年。史家庄村是王狮乡一个千人以上的大村,国道穿村而过,每天车流量人流量较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村党支部立即按照乡党委要求,对进村通道进行设卡,并对外出返乡人员进行排查。温春英作为一位年12月入党的老党员,从得知乡村疫情防控部署起,就主动请缨,一直冲在工作的最前沿,宣传防控知识,在设卡点登记来往人员、体温测量,一丝不苟,饭点换班她也是主动留岗让其他同志先回家吃饭,别人吃完饭返回她自己才回去。特别是经过排查发现有一名从武汉返乡的村民,温春英更是身先士卒,上门去做工作,让其在家自行隔离,而且每天都要上门去测量体温,进行医学观察,宣传科学应对方式。

“前几天,习总书记指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党龄的党员,又是村里的村医,我不到一线谁到一线?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只有党员们都站出来,群众才能找到主心骨,咱们的疫情防控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温春英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说出了一名普通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心声,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陈玉琦:“基层干部就要冲在防控第一线”

□本报记者刘子璇

“今天是正月初五,是传统节日中的‘小年’,没想到一大早,村里的干部只戴个口罩就到各家各户排查登记,还提醒我们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串门,看到村干部这么辛苦,我们很感动。”1月29日上午,家住临县碛口镇寨则坪村的村民李四汝这样说。

为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和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寨则坪村两委干部就放弃休假,对村里的返宿人员、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等进行精准排查和动态掌握,及时登记上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疫情来临,就得冲在防控第一线,如果临阵退缩了,怎么能对得起村里的百姓对我们的信任。”支部委员陈玉琦这样说。

然而,责任和使命不是说说就行的,而是要重在行动。寨子坪村有多户,多人,排查起来并非易事。陈玉琦、陈友海等四人分成两个组,分头行动。就近方便去的,他们就一一上门进行排查,去不了的,就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向村民进行询问。“村民配合,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看到大家都安然无恙,我们也就放心了。”安全员陈友海说“,有的村民觉得我们有些小题大做,会对每天的检查质疑。”为了将防控工作做到位,他们又向村民发放《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温馨提示》等宣传材料,并在村里悬挂宣传标语,呼吁群众注意防范疫情。“到目前为止,我们村里共登记从武汉回来的返乡人员两人,已进行隔离观察,暂时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陈友海介绍。

往年的春节,寨则坪村都会举办秧歌等娱乐活动,有的村民还会到碛口景区去游览。今年,为了应对疫情,支部委员陈玉琦又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告知村民取消各类娱乐活动。同时,他们还向村民示范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给没有准备口罩的家庭送上口罩。

从大年初一至今,陈玉琦等四名村干部每天扑在疫情防疫工作上的时间超过十几个小时,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村干部,保证村里没有疫情发生,才是他当下最重要的职责。“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陈玉琦坚定地说。

圪洞镇:临时党支部筑起坚强堡垒

□杨应平

图为风雪中坚守的执勤人员。杨应平摄

2月1日午后,纷纷扬扬的雪漫天而降,大街小巷显得更加冷清。“两个移民小区的卡口执勤人员会不会因此而脱岗?”方山县圪洞镇镇长助理、镇移民安置区临时党支部书记殷秀明心里嘀咕着。

圪洞镇有两个易地搬迁移民小区,按搬迁时间划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移民小区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由该镇石站头片的11个村和圪洞片的郭家湾村组成,共居住有搬迁户户口人。二期移民小区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的津良庄村,由该镇石站头片的12个村和马坊镇的10个村组成,共居住有搬迁户户口人。

一期移民小区醒目的防疫标语、严实的卡口装备,给人直觉疫情防控有模有样。值勤的人叫安金顺,是石站头片高家山村人。他说:“这两天大伙都知道形势严峻,出入的人也不多,外地车辆我们一律不让进小区,本小区的人进出都要登记。”

前天,一个青年开车硬要进小区,当天值勤的人是南洼村的刘谈平,谈平不让争执起来,那青年还破了口,但最终没有让他进去。安金顺说,防疫是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守好小区的门口,小区群众才安心。

殷秀明说,临时党支部吸收了两个移民安置区34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在小区居住的党员,共有84名党员。疫情防控以来,他们除挨门逐户进行排查之外,按村编组,排班值勤,每天由两名党支部书记轮换带班,党员和干部执勤,24小时坚守。

二期移民小区的道路上铺满了白色的雪花。南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赵青平正和三名执勤人员在风雪中坚守岗位。赵青平说:“咱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咱就要冲在一线,做在前面。”

“大伙不要聚在一起,都回家吧,下雪天不在家里呆着,出来干甚了。”一位年长的老者朝着人群聚集的地方吆喝着。赵青平介绍:“吆喝的老人是位老党员,今年75岁了,考虑到他年龄大的原因,排班值勤时就没有把他排进去,但老人党性觉悟高,说自己是党员,国家大事面前不能闲着,每天出来帮助执勤口上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确实也是,咱们临时党支部的84名党员个个觉悟高、党性强,关键时刻能带头,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带动效应也大。”殷秀明说,这个一点不假。56岁的党员张云喜执勤时认真负责,不执勤时主动清扫楼道内的烟头等碎小垃圾,主动参与张贴有关科学防治疫情的宣传资料,用行动教育邻里左右;槐树墕村的康祥利,没有安排他执勤,但他隔三差五就来执勤点主动帮忙,他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在疫情防控的大势面前,我要走在前面,冲在前面,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一个临时党支部,84名共产党员,大都是来自一线的农村党员。在全力阻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这些朴实无华的农村人,用默默无闻的行动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坚强组织堡垒。

高彦生:冲锋在前为群众

□本报记者冯凯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二,还沉浸在新年喜悦中的高彦生就接到疫情防控命令。高彦生是柳林县留誉镇寨子湾村第一书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及群众志愿者36人,分组在寨子湾村排查外地返乡人员,经排查,返乡人员共计38人。

由于担心村民对疫情了解不深入,高彦生初二早早进村,要求村民做好防护。按当地习俗,初二正是返乡上坟的时候,好多老百姓不接受,甚至与检查人员发生了口角,高彦生耐心地和老百姓解释,联合村干部、党员在村设置三道防线,阻断外来车辆入村,有效防止交叉传染。

留誉镇党委将高彦生抽调到镇防控工作组,结合留誉镇实际情况,在省道、贺惠线三交方向、南循环线高家沟方向设卡三道。其中省道人流量大,疫情风险较高,高彦生主动要求,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自己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午值班守卡,下午进行宣传劝导,晚上与卫健部门对接新精神及一系列数字,通过广播等方式提升村民自我防护意识,做到群防群控。截至30日,高彦生所在的小组共排查车辆余车次,劝阻婚庆、生日聚会、家庭聚餐17户,关停饭店6家、小吃店8家,组织人员对20余家超市、便利店进行消毒。

“我只是千千万万逆行者中的一员。”接受完采访,高彦生戴着口罩继续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

中央公园社区:守护居民健康

本报讯“刘先生,我是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小程,今天身体情况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需求吗?”“刚量过体温,没有什么异常。就是我和家人在家已经隔离几天了,家中食材储备不足,请问社区可以帮忙购买一些吗?”

“没问题,我们会尽快想办法解决。”

随后,社区负责人李军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为该住户采购所需生活物资。半个小时后,社区工作人员将购买的生活必需品送到他家门口。“感谢你们,请放心,我们还会自觉坚持居家隔离,直至满14天。”刘先生高兴地说。

离石中央公园社区是全区人口最集中的社区,有部分居民从外地返回正在接受隔离观察。随着因疫情隔离的天数增加,部分居民的生活物资出现了短缺。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社区由党支部牵头,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和党员,除按要求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外,还通过电话每天随访隔离人员的健康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于他们所需的一些物资,专人购买、配送到家里,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社区在小区设立检查登记点和劝返点,辖区内党员群众排班防守,采取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对进入车辆和人员信息进行详细登记,询问有关情况,并对外来探亲人员一律劝返,尽最大努力阻止疫情输入与蔓延。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离石区中央公园社区的党员和工作人员都取消春节休假,对社区17个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开展登记排查、电话回访、防护宣传,通过张贴防控疫情公示、广播等形式宣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对本社区由武汉返离石的车辆人员进行排查,针对重点人员每天进行电话访问,询问身体情况,共同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王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