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电话号簿信息量不小,周作人金岳

北京青春痘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13231.html

有人就有社会活动,有社会活动就需要沟通联系。现在人们的沟通方式很多,各种通信工具齐全,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而在百年前乃至几十年前,打电话都是个稀罕事,这从老北京的电话号簿里就可见一斑。

目前所存最早的北京《电话号簿》是宣统三年正月刊印的,这本年出版的电话号簿原件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翻开这本发黄的老电话簿,看到那些古意盎然的老街、老行当,读着那些古朴的文字,仿佛回到上世纪初的北京城。

旧时的电话号簿都是竖版排列,记录的电话用户包括政府机构、商铺、银行、医院、学校、报馆、书局,都以“单位名”+地址的形式出现,比如吏部衙门/度支部街、内联升官靴局/乃兹府等。而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用户,其中官员电话以“姓或全名”+供职地点+地址的形式出现,比如王宅(翰林院)/烂缦胡同(现作烂漫胡同),王宗羲(邮传部)/北火扇;平民用户只登记全名。

年的电话号簿主要刊登的是位于琉璃厂的南局电话和位于灯市口的东局电话。当时北京城内只有这两个电话局,而且已经从最初的磁石人工交换机更新为共电式人工交换机。南局服务区域是外城,所以号簿中有大量商号、金店、票号、车站、饭店的电话,著名的老字号如荣宝斋、清秘阁、瑞蚨祥等已经赫然在目。东局服务内城,因此号码中多有衙门、王府等,比如涛贝勒府(东局号),就是和硕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载涛,是当时著名的京剧票友。另如恭王府(东局号),是前恭亲王奕嫡孙溥伟的府邸,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恭亲王。

年,京城能在家里安装私人电话的平民并不多,粗略看去有王瑶卿/韩家潭、朱幼芬/韩家潭、王蕙芳/樱桃斜街、张晓山/太仆寺街。前三位是清末民初的京剧名角,后一位开了著名票房;张展云/椿树胡同头条东口,张氏在年创办《北京女报》;蒋式/西城根,蒋是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

这本老号簿不像现在的大黄页那样按类别排列,或是按笔画顺序检索,而是按照当时的电话号码顺序排列,比如南局第七号是五城中学堂,要想找到五城中学堂的电话只能一页一页找,所以查找起来极为不便。有意思的是,这个五城中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它的电话号码历经一百多年,至今未变!在北京电话的发展史上,多少次的扩容、升位、改网、割接,师大附中这个号码只是局号从南局变为3局、33局、局、6局,而用户号码一直没有变化,这在整个北京电话网上都是罕见的,也成为见证北京电话百年发展的一个实例。

更有意思的是,这本号簿刊印于清朝末年(),当年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次年,皇帝逊位,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民国。因此,这也许是清朝最后一版《北京电话号簿》了,改朝换代更提高了这本号簿的收藏价值。

除了宣统三年这本老号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话号簿,虽然外表已经斑驳不堪,内页也早已泛黄焦脆,但是翻开这几本号簿,仿佛老北京城商号一片繁华忙碌的景象就在眼前。

年的《北平电话号簿》已经开始刊登广告,可以说是黄页广告的雏形,只是放大印刷的铺号名称或经营项目,顶多加一些装饰,还没有广告语、广告创意的概念。这些广告最初刊登在封面、封底、插页上,随着开本的变化,在电话号码栏的顶端、边上甚至中间都穿插登了不少广告。广告的色彩也由最初的单色、双色发展到彩色。广告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了电话,就要有电话号码。如今时代进步,人人有手机,大家重视隐私,轻易不会泄露自己的电话号码。而清末民初正好相反,当时拥有私人电话是身份的象征,各家的电话号码都公开刊登出来,毫不避讳。当然,在那个年代,能打得起电话的人也少,一般不会有人打骚扰电话。

在年的《北平电话号簿》上,住宅电话已经大量增多,其中不乏社会名流,如周作人(新街口八道湾11号,西局)、金岳霖(北总布胡同3号,东局)、余叔岩(椿树头条4号,南局)、俞振飞(遂安伯胡同10号,东局)、马连良(翟家口豆腐巷7号,分局)、沈尹默(北池子妞妞房15号,东局号)、胡适之(米粮库4号,东局)、陈寅恪(平则门大街姚家胡同3号,西局)、梁思成(北总布胡同3号,东局)等等,另外当时清华大学87位教授的个人分机号也都刊登在内,可以看出抗战前北平文化事业的繁荣局面。

年的《北京电话番号簿》是北平沦陷期间出版印刷的,前半部分是汉字号簿,后半部分则是日文号簿。让人心惊的是,封面上赫然印着一把刺刀,显示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本号簿虽然没有广告,但是整本号簿的印刷精美,扉页上还用四色印刷出来当时的电话覆盖区域,可以说是印制精良。

到了年的《北平电话号簿》,可以看到内页中有的电话单位和号码的字号特别大,很是显眼,这也是一种广告效果,需要支付一定的广告费才能使用大号字。而封底的彩色广告则是北平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打出的“请用飞马啤酒”的平面广告。像这样朴实、直白的广告词,在当时的号簿里比比皆是,不禁令人发笑。这本号簿每一页的上方和边角都留出了一定的区块发布广告,都是一些有实力的商店、公司来投放。

综上所述,让我们感到:老号簿里有故事,老号簿里有历史,老号簿记录了老北京。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赵其辉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